自以为是狗的猫和自以为是猫的狗

2012-05-03 21:29:54 0  category: 动物
从前有一个贫穷农民,名叫扬·斯基巴。他和他的老伴跟三个女儿住在离村子很远的一座干草顶茅屋里。这茅屋就一个统间,里面有一张床、一张当床用的长凳、一个炉灶,没有镜子。镜子对于贫穷的农民来说属于奢侈品。农民要镜子来干什么呢?农民对外表一点儿兴趣也没有。

这个农民的茅屋里还有一只狗和一只猫。这只狗叫汪汪,这只猫叫喵喵。它们两个是在同一个礼拜生下来的。农民虽然只有很少的食物供全家吃,可还是不让他的狗和猫饿着。这只狗从来没有见过别的狗,这只猫也从来没有见过别的猫,它们见到的只是彼此。这一来,这只狗就以为自己是一只猫,这只猫就以为自己是一只狗。不错,它们生性完全不同。狗汪汪叫,猫喵喵叫。狗追兔子,猫捉老鼠。可是所有的动物非和自己的同类一模一样不可吗?农民那几个孩子就不是一模一样。汪汪和喵喵两个和睦相处,总在一个盆子里吃东西,你学我的样,我学你的样。当汪汪“汪汪”地叫的时候,喵喵也想学着汪汪叫;当喵喵“喵喵”地叫的时候,汪汪也想学着喵喵叫。喵喵偶然会追追兔子,汪汪拼命想要捉住老鼠。

到村里来向农民收购燕麦片、鸡、鸡蛋、蜂蜜、小牛和一切可以收购的东西的货郎,他们从不到扬·斯基巴那可怜的茅屋来。他们知道他家太穷,没有东西可以卖。可是有一天,一个货郎走错了地方,来到了他那里。他走进他的家,随手就把他的货物摊开来,扬·斯基巴的老伴和女儿们看到这些漂亮的小玩意儿,眼睛都花了,货郎从他那布袋里拿出黄珠子、假珍珠、假银耳环、戒指、胸针、五颜六色的头巾、吊袜带以及诸如此类的廉价装饰品。最让这一家女人着迷的是一面木头框镜子。她们问货郎这镜子卖多少钱,货郎说半个古尔登–对于贫穷的农民来说,这就是很大一笔钱了。扬·斯基巴的老伴玛丽安娜想了半天,大胆向货郎提了个建议,那面镜子她可以分期付款,每个月付给他五个格罗申。货郎犹豫了一下,这面镜子在他的布袋里很占地方,还随时有破碎的危险。因此他决定成交,从玛丽安娜手里收下了第一笔付款五个格罗申,把镜子留给她们。他常到这一带来,知道斯基巴是老实人家,他可以逐渐把款收齐,还可以赚点钱。

这面镜子在茅屋里可闯了大乱子。在这以前,玛丽安娜和孩子们难得看到她们自己的模样。她们只是在门口水桶里见过自己的倒影。可如今她们可以清清楚楚看到自己,开始发现她们脸上的缺点,这些缺点她们从前并不知道。玛丽安娜长得挺好看的,可她少了一颗门牙,现在她觉得这让她难看死了。一个女儿发现自己的鼻子太翘太宽,一个女儿发现自己的下巴太窄太长,一个女儿发现自己的脸上满是雀斑。扬·斯基巴也朝镜子看了一眼自己,很不高兴自己的嘴唇那么厚,牙齿伸出来。那一天,家里几个女的被镜子吸引得没有烧晚饭,没有铺床,把所有家务活儿都忘了。玛丽安娜听说大城市的牙科医生能把缺掉的牙齿镶上,不过这种事情是很花钱的。几个姑娘尽力相互安慰,说她们还是够漂亮,会有人追求她们的,不过她们不再觉得像原先一样快活了。她们遭到城市姑娘那种虚荣心的折磨。鼻子宽的姑娘一直用手夹鼻子,想让它变窄些;下巴太长的姑娘用拳头顶下巴,要让它变短些;长雀斑的姑娘拼命想,城里是不是有药膏能够去掉雀斑。可是哪来的钱做路费进城呢?哪里有买这种药膏的钱?斯基巴家的人第一次深深感觉到他们的贫穷,并开始眼红有钱的人。

受到影响的不仅是这个家里的人,那面镜子同样扰乱了那只狗和那只猫的安宁。茅屋很矮,镜子就挂在一张长凳上面。那只猫第一次跳上长凳就在镜子里猛看到自己的影子,困惑得不得了,这样的动物它过去从来没有见过。喵喵的胡子竖了起来,它开始对着自己的影子喵喵大叫,向它举起一个爪子,可那只动物也向它喵喵大叫,同样举起了它的爪子。紧接着,那只狗也跳上长凳,它一看见另外一只,大吃一惊,气得发疯。它向另一只狗汪汪地叫,龇起了牙齿,可那只狗也向它汪汪地叫,露出了牙齿。汪汪和喵喵苦恼得有生以来第一次相互攻击。汪汪咬了喵喵的喉咙一口,喵喵向它发出嘶嘶声,呼噜呼噜地叫,用爪子去抓它的脸。它们两个都流血了,看见血它们激动起来,几乎要把对方咬伤、抓伤甚至弄死。

家里人简直没办法把它们两个分开。因为狗和猫强壮有力。只好把汪汪给拴到屋外,它叫了一天一夜。由于极度苦恼,狗和猫都不肯吃东西。扬·斯基巴看到镜子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,认定这面镜子并不是他家所需要的东西。“你又何必要看你自己呢。”他说,“如果你能看到,就赞美天空、太阳、月亮、星星、以及森林、草原、河流和植物吧。”他把镜子拿走,放到木板棚里去。等货郎再来收分期付款时,扬·斯基巴把镜子退还给他,用买镜子的钱改买头巾、拖鞋给几个女人。镜子没了以后,汪汪和喵喵恢复了常态。汪汪又自以为是只猫,喵喵也断定自己是只狗,姑娘们尽管有她们自己找出来的种种缺点,却都嫁了如意郎君。村中牧师听说了扬·斯基巴家发生的这件事以后,说:“一面玻璃镜子只照出表面,一个人的真实一面是他是否愿意帮助自己、帮助家人、帮助他所接触的所有人。这种镜子揭露了人的内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