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样做好一盏灯-思想有重量吗

2012-05-10 18:33:48 0  category: 思想
怎样做好一盏灯
退休时,技师反复告诫小徒弟:“不管在何时,你都要少说话,多做事,凡是靠劳动吃饭的人,得有一手过硬的本领。”小徒弟连连点头。

十年后,小徒弟成了技师,找到师傅,苦着脸,说:“师傅,我一直都是按照您的方法做的,从不多说一句话,只知道埋头苦干,为工厂干了许多实事,学到一身好本领。我不明白的是,那些技术差的,资历浅的,都升职了、加薪了,我还是拿着过去的工资。”

师傅说:“你确信自己在工厂的位置无人代替吗?”

他点点头。

师傅说:“你到了请一天假的时候。”

“请一天假?”

“不管你以什么理由请假都行,一定得请一天假。一盏灯一直亮着,没人注意,等它熄了一次,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。”

他顿时明白师傅的意思。

后来,厂长找到他,让他任总技师,还要给他加薪。

那一天,厂长发现很多故障,别人根本不会处理。

他暗暗佩服师傅。薪水高了,日子好过了,他买车、买房,娶妻生子,只要经济发生危机,他便要请一天假,厂长都会给他加薪。

究竟请了多少次假,他不记得了。就在他最后一次请假后,准备上班时,他被门卫拦在门外。他去找厂长,厂长说:“你不用上班了。”

他再去找师傅:“我都是按您说的去做的啊。”

师傅说:“那天,我的话还没有说完,你就请了假。如果灯总是熄灭,就有被取代的危险,谁需要一盏时亮时熄的灯呢?”
思想有重量吗

一个人问哲学家:“你每天都在思考,但你的思想看不见、摸不着,你能让我们感受到你的思想的重量吗?”

“当然可以。”哲学家说。

于是,哲学家做了一个实验:他让自己平躺在跷跷板那样的天平上。

让人不可思议的是,当哲学家思考的时候,天平竟向他的脑部那端倾斜。

哲学家说:“当一个人思考时,智慧、快乐、成功以及真理都会向着他倾斜。”

那人觉得无法理解这种现象,便去请教一位科学家。

而科学家是这样解释的:当一个人在思考问题时 ,脑子就要供应更多的血液,从而增加了脑部的重量,跷跷板自然也就向大脑那端倾斜。

思想有重量吗?那人在哲学家与科学家的解释间反复地权衡、比较后,终于找到了答案。

无疑,科学家的解释是正确的,是有科学依据的,但哲学家的解释又何尝不是一种让人振奋的答案呢?